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30节(2 / 2)

  我找不出合理的解释。也许这个年龄段,上有老,下有小,都为了生活奔波,在户外的行动比别的年龄要多吧。身体也处于透支的状态,容易生病。

  倒是现在,人的心理年龄滞后,三十六反而成了正式进入壮年的标志。

  我们这代人,已经是独生之女了。很多女孩子,快三十了,还不嫁人,动不动还在父母面前撒娇。至于男人,三十好几的还没玩醒,比比皆是。

  蒸饭

  这个事情是我真实所见。

  一个大家族的老人去世了。家里搭棚子,请笳乐,请丧鼓。排场隆重。以示对老人离去的哀伤。

  客人来的多了,就摆流水席。开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。

  老人的子女众多,虽然忙碌,但也应付得来。

  就是在蒸饭的环节上出了问题。饭是用甑子蒸的,就是那种竹屉子,把漓好的米,放在里面,在把竹屉子搁在大锅上,用水蒸。

  这家人厨房里,饭蒸了一个多小时了,米饭竟然还是冷的。

  去看大锅里的水,却在沸腾,可甑子就是不上汽。这下,子女们就犯了难。总不能让来吊唁的客人,光吃菜,不吃饭吧。

  子女们都在为这个事情犯难。丧事上出怪事,本也常见,但真的碰见了,还真不好应付。

  子女们就问他们的母亲。逝者的妻子。

  老人家毕竟经历丰富。应该知道蹊跷。

  可是老人家,不说话,也许是陪伴自己几十年的伴侣走了。伤心的很,懒得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。眼看,酒席上的来客,酒过三巡,要吃饭了。

  子女就给老母亲说好话。

  老人还是不说话,只是把大媳妇看着。

  这下子女们都明白了。

  老人子女众多,却只有两个儿子,一大一小,一个是长子,一个是幺儿,姑娘年龄都在中间。

  宜昌风俗,丧礼上的饭必须要长子媳妇来蒸的。

  可长子在若干年前,不顾家人的反对,发达后,抛弃了发妻,另外寻了年轻漂亮的女人二婚。家人无法接受,仍然把前妻当做大嫂。并不待见长兄的后妻。

  即便是老人去世,仍然把从前的大嫂,请来蒸饭,表明态度,还是不把大嫂当外人。

  事情就出在这里了,离门的大嫂,就是无法把饭蒸熟。

  无奈之下,只好幺儿子的媳妇重新蒸饭。这下问题就解决了。饭不到二十分钟。就蒸熟。

  大嫂心情郁闷,顿时走了。原来去世的老人还挺计较这件事的。

  我就不绕弯子了,这就是我的家事。